基督徒内在的生命

2019-10-10 20:52 浏览量: 2477 作者: 克尔凯郭尔 来源: 《喜乐流放者》
摘要:“基督教就是一种生存性的沟通”,自己要先拥有,才能与人分享。我们要先在静默与独处中认识这份信仰,才能将它分享给别人。根若不植于土壤,就没有花朵在园中生长;换作耶稣使用的意象,枝子若不连于葡萄树,就不能结果子。

过去两百年以来,在众多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当中,最让我们深刻明白自我生命要藏在上帝里面的,或许非克尔凯郭尔(1813-1855)莫属。天性害羞、多愁善感、语多讽刺,甚至为人轻佻,这些都是他内在生命的自然掩护。他就像在敌人地盘上行动的优秀间谍,不但伪装得很好,甚至把自己完全隐藏了。他写讲章,却不上台传讲。他不希望福音被忽略,而讲道的人又很容易轻易地被排斥,因此他使用笔名发表讲章,所以读者往往不确定是谁在说什么,以及他为何这样说。如同主耶稣常使用的比喻,间接的沟通能更微妙、甚至更亲密地进入我们心中。我们需要自行明白真理,而不是被迫接受抽象概念。

探索内在有时会令人感到恐惧,特别是当我们感受到孤单的真空状态,甚至是虚无的时候。在《焦虑的概念》(TheConcept of Anxiety)中,克尔凯郭尔巧妙地探讨罪对我们内在生命的影响,那就是一旦失去了上帝,我们也就失去了自我。克尔凯郭尔的论点,也是今日世俗主义者认识

到的“生命之轻"( lightness of being)。失去了超越性,临在性就会变得微不足道,甚至乏味平庸。然而,克尔凯郭尔最爱探讨的一个主题是“背离了上帝,我们只有一错再错”。了解这件事,必能帮助我们注重内在的生命。

克尔凯郭尔在许多善作中提到,人类良知需要经历三个发展的阶段。基督徒必须走过这三个阶段,才能享受与上帝的关系。首先,我们本能倾向“审美的”阶段,换言之,我们凡事只看事物的表面。我们需要离开这审美阶段,莫让自己习惯性地像好莱坞明星般展示自己—炫耀自己的身材、聪明成就、追求幸福的狂热,并且迫不及待地追求立即的满足。也难怪世俗的审美者有如此脆弱的身份认同,不外乎是因为他们在自恋的文化中培养出自恋的性格。医治之道在于不断地向这一切死去,并且更认识隐藏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要逐渐朝向“道德阶段”死去。这里有个更微妙之处,因为道德行动主义会蒙蔽人的眼目,并且很可能导致帕拉纠式的自义,那就是热衷于善行,却滥用科技社会偏好的“工具”和”技术"。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努力成为好人仍是出于自利的动机,结果也与福音毫无关系。讲究这种道德生命的,就都成为了现代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如今,许多体制化的基督徒为教会做了很多事因而德高望重,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在基督里的隐藏生命,其实他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3:5)

克尔凯郭尔举亚伯拉罕被上帝试验为例,并称其为向道德生活死去的最高典范。亚伯拉罕在那次经验之后,便一直遭受误解。他在摩利亚山上持刀挥向独子以撒,准备杀他向上帝献祭。他的动机至今仍是隐匿未明,而且持续引发争议——他对上帝的顺服是否在道德上站得住脚。然而,亚伯拉罕这位信心之父的信心,仍旧超乎人类道德所能理解。

第三阶段是人类的“宗教”良知。只身对抗丹麦国家教会的克尔凯郭尔,被称作是“第二次宗教改革的先知”,他主张基督教王国(Christendom)需要死去,真实的基督教才能再度重生。倘若他还在世,他可能会告诉你,要作这种先知,就得把自己置于体制之外,容让自己被人忽略。谁要呼

召会众悔改,谁就必须舍弃从他们获得的爱戴与回报。一个人不能同时既做教会的领袖,又做教会的改革者。施洗约翰要带领上帝的百姓经历更新,就要成为旷野的呼声;为了宣告弥赛亚的到来,他必须操练隐藏的生命。

向宗教生命死,意味着被拒绝——而且真的得隐藏起来。克尔凯郭尔原先一直很想在丹麦教会中担任教区牧师,但他从未在教堂内证道过,他只写讲章。唯有个别的读者能够了解,做一个基督徒而活出真正隐藏的生命,是多么个人的事。除此之外,克尔凯郭尔也使用讽刺的语气间接向读者表明,正如他在《致死的疾病》(Sickness unto Death)中所言:“当死亡是最大的危险时,人会盼望生命;但当他发现更可怕的危险其实是活在谎言中,那么他只能盼望死亡了。”由此可见,当一个人晓得灵魂的绝望在于罪而非死亡,而他又死不了,那种绝望会何等大。

同样,有多少基督徒会为了领受从基督而来的新生命,向自己建立的身份死去?虽然克尔凯郭尔帮助我们朝此方向跨出第一步,“上帝所要的和这个世界不一样,不要效法这个世界”,但他也接着说:“啊,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我们这群依旧自称基督徒的人是如此娇生惯养,达不到基督教对自称基督徒之人的要求,就是要向世界死;事实上,我们对那股认真的态度(earnestness)根本一无所知。”当克尔凯郭尔提到“认真”,这个他著作中的关键词,便是在说:要作真正的基督徒,就要以死亡为师,学习什么叫做认真。另外,克尔凯郭尔发现,我们往往将犹太人的敬虔观通俗化了,认为愈亲近上帝就愈蒙福;但是,基督徒的生命却是愈与上帝亲近,就愈受苦。讽刺的是,这么一来,非基督徒要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反而比挂名的基督徒还要容易。另外,克尔凯郭尔也认为,倘若基督徒缺乏认真的态度,便会失去生命的实质。个人的生命随之会失去人性;但是,认真的态度会有助于我们深化信仰的主体性,并使我们自己拥有信心。

因此,让我们将焦点放在所是( being)而非所行(doing)上面。我们这样做,就会日益经历永不止息的“认真"。另外,温顺地接受被人误解的事实,也会帮助我们内心转向上帝,去“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言,“基督教就是一种生存性的沟通”,自己要先拥有,才能与人分享。我们要先在静默与独处中认识这份信仰,才能将它分享给别人。根若不植于土壤,就没有花朵在园中生长;换作耶稣使用的意象,枝子若不连于葡萄树,就不能结果子。


相关新闻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