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准

关注:0 粉丝:0
帐户设置 发表日志

浅析耶稣与孔子伦理观的异同


2015-02-10 20:04:31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的言论涉及许多伦理方面的教导;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将上帝的真道播撒人间,他的言论中更是充满有关伦理方面的教训。作为中国基督徒,既不能忽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应该遵行上帝的真道。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呢?本文尝试通过对耶稣及孔子的言论的对比,来探讨他们伦理观的异同。

   

一、耶稣与孔子伦理观的相同点

 耶稣和孔子伦理观的相同点是重视人性,关爱他人。不过孔子伦理观的核心是“仁”。他在回答学生樊迟有关什么是仁的问题时,干脆利落地回答:“爱人”;耶稣则直接指出,要“爱人如己”,因为爱“是一切道理的总纲”。

孔子认为,仁者事亲至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提倡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孝”,这是“仁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耶稣则践行了孝亲之道。他虽然从小“以父(上帝)家的事为念”,但还是顺从约瑟和马利亚,回到拿撒勒,尽上儿子的本分。在他人生道路走到终点,被钉十字架时,还不忘将自己的母亲马利亚托付给至爱的门徒。

孔子认为,仁者克己复礼。“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吾日三省吾身”;“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他希望借此达到“天下归仁”的境界。耶稣则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关于礼,耶稣也是非常重视,单单关于参加宴席,他就曾教导门徒如何选择座位,也提到赴宴者不穿礼服的严重后果。

孔子认为,仁者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原则。耶稣则在“登山宝训”中提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孔子认为,仁者安贫乐道。他高度评价了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宝贵品质。耶稣更是刻画出一个上帝所喜悦的仆人的形象:“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

综上所述,在伦理道德方面,孔子和耶稣所提出的“仁”和“爱”,都是崇尚爱德、推行爱德为终极目标,虽然言语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在精神实质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们实现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二、耶稣与孔子伦理观的相异处

    尽管耶稣与孔子伦理观在核心观点上极为相似,不过,仔细探究,两者仍有明显区别。因为,“仁”和“爱”的这种相通之处毕竟仅仅体现于人际层面,一旦深入到神人关系,二者的差异就凸现无遗了。贯穿孔子思想始终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所以孔子之“仁”是用伦理术语写成的,它认为达到“仁人”就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修养自己的品质,其超越的源泉在于人性。有关神的问题则是他极力回避的。而基督教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神的关系问题,作为耶稣思想核心的“爱”,是用神学语言表达的,其超越的源泉则在于神性。两者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质来源不同:

孔子的“仁”植根于人本主义;耶稣的“爱”源于神本主义。

孔子虽然承认有某种超越的、能决定人世命运的“天”,但他同时认为仁又植根于内在的人性:“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性,人性与人伦是“仁”的根由。所以,孔子的“仁”从人性出发,以血缘为本,人伦为基,以自己为中心向外逐渐辐射,从爱父母、爱子女、爱兄弟姐妹进而扩展到爱亲戚、朋友,再扩展到爱乡邻、爱不相识之人。“亲亲为仁”足以说明“仁”最深厚的根源就是血缘家庭的亲情之爱,如果离开了这种亲情之爱,仁者爱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与孔子之“仁”植根于人伦与人性不同,耶稣的“爱”源于上帝与神性。“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因为“神就是爱”。

其次,具体表现不同:

孔子的“仁”是爱有等级观念,尊卑有序;耶稣的“爱”是爱无等级,博爱众生。

孔子的“仁”步步向外推扩,有了远近亲疏的等级层次,对父母是亲爱,对人民是仁爱,对万物是爱惜,仁、爱、亲这三个意思相近的字,在儒学伦理观中有着严格的界限。而且孔子的“仁”又受制于“礼”,因为,“克己复礼为仁”。“礼”具有维护宗法等级关系制度的习惯性质,并以此规定等级名分,区分尊卑贵贱。孔子明确地表示,人们应该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而对不同的人区别对待。在《论语》中,多处表露了孔子“亲亲”、“尊尊”、“尊卑有等,亲疏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耶稣的“爱”则是广博之爱,其“爱人如己”的诫命就是要不分等级地博爱众生。这种爱不计利益,不计恩怨,不计世俗的得失,而是为了得到上帝的悦纳,这种爱超越了国家、民族和血缘的界限,“四海之内皆兄弟”。耶稣反复申明,如果一个人仅仅出于人伦的因素爱其所爱,或者是因为别人爱他而要对他人报以回报之爱,那么这种爱是配不上博爱的。他甚至告诉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

第三,实现途径不同:

孔子“仁”的实现依赖人自身的努力;耶稣“爱”的实现要靠上帝的恩典。

既然“仁”源于人本身,所以要实现仁,关键要靠自己的努力,而无需神的恩赐。人们只要在生活经验中通过“修身”、“养心”、“躬行”,就“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仁由己”就是孔子提出的修养自身道德的方法,主要是反求诸己,提高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造就完善的道德人格。由此推论,按孔子的说法,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和修炼成就“仁”。

耶稣之“爱”的来源既然是神,其实现途径也理所当然的离不开神。因为人是上帝按着自己的形象而造的,由于人类的始祖滥用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违背上帝的命令而服从自身的情欲,犯下了原罪,导致了人的堕落和人性的沦落,这种罪不是一时一地的邪恶行为,而是贯穿人的全部生存状态。所以,人单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去成就爱,实现爱,而必须由上帝以一种“恩赐”的形式,从“上面”来施行拯救,从“前面”来引导施爱,从“里面”来加力践爱,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由内至外的过程。人类惟一可做的只有认识自己的全然败坏,积极响应上帝的召唤,悔改归正,接受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才能脱离罪性获得真正拯救,才能靠着上帝的能力去实践“爱”的教导。

 

 结语:

孔子的“仁”和耶稣的“爱”都是中西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历史上所起重要作用不可估量。由孔子创立的仁学曾经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奠定了基础和开辟了方向;而耶稣的伦理思想对西方社会的法律机制、福利制度、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伦理观仅仅停留在今生人格的塑造上,而耶稣不单单给人今生伦理的教导,更重要的是还带给人来生荣耀的盼望。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