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玮文集

关注:0 粉丝:0
帐户设置 发表日志

诗意的圣诞节

在西方国家,圣诞前夜读诗是一个传统节目。那真是非常的贴切,因为圣诞实在是个诗意的日子。

辽阔宁静的夜空,璀灿闪耀的星光。人们似乎能听到,从东方而来三位博士骑的骆驼蹄声。那颗引路之星的低语、旷野之中天使天军的歌唱,已经在梦中等待着孩子们。

报佳音的人渐渐行远,他们的歌声缓缓飘散,花园和屋檐上的彩灯映在窗玻璃上,闪烁着神密与甜美。圣诞树旁、炉火前,全家团团围坐,经典的圣诞诗篇,或是家庭某位亲友的新作,被抑扬顿挫的诵读着……

西方许多著名诗人都写过与圣诞相关的诗,传统圣诗歌曲中的许多词也是美丽的诗篇,这里特别介绍几首我们熟悉的世界级大诗人的圣诞诗作。

 

一、

以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闻名于世的英国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他的圣诞诗《基督诞生的早晨On the Morning Of Christ's Nativity》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这位双目失明后却写出大量优美诗篇的诗人,心中充满了神圣的宁静,壮美的感恩。他在这首诗中较完整地传达了,圣子耶稣诞生的神学意义;而同时,辉煌的意境与奇妙的想象交融;咏叹的节奏形成了如同华彩高音般的庄严。

第一段,他就写出了圣诞对于人类的救赎意义:耶稣基督是天国王子、童贞女所生、人类的救赎主,是旧约先知预言的弥赛亚。随着“圣子降世”而临到人间的救赎就是:罪得赦免、永享平安。

紧接着,诗歌第二段中弥尔顿诗意地表达了耶稣的神性:他是三位一体的神,是至高的审判者,是真光。当他写到耶稣的降卑为人时,选择了“天庭决策台”和人间“我们身边”;“永恒的居所”和“昏暗的泥屋”相反衬,传递出诗人心中的感恩之情。

第三段一开始,诗人借诗神谬司的口问马利亚:你没有神性的血脉/拿什幺礼物献给圣婴上帝?由此反映了弥尔顿倾向于清教徒的神学思想。1641年,弥尔顿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边,开始参加宗教论战,反对封建王朝的支柱英国国教。

然后,弥尔顿又用诗的语言描绘出,对这位道成肉身者,天与地不同的态度。地上:“没有诗歌,没有颂词,没有庄严的旋律/迎接他,来到这新的住所……”这写出了《约翰福音》中的信息:“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天上,他巧妙地利用清晨的天色,充满想象力地描述出,全能者上帝的预定:救恩之光必照亮一切。“此刻,天上太阳的巡礼,尚末开始,/即将展开的光明,尚未染印,/盛装的主人是否正注视着光的列阵?”

当我读到最后一段时,耳边似乎响彻了童贞母亲马利亚的“尊主颂”:“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这是人对神顺服的回音,是赞美上帝的旨意在地上畅行如同在天上。于是,圣诞,成了一首神与人和好、相爱的诗篇。

《基督诞生的早晨》将圣经中有关圣诞的记载和思想,非常完整、准确、诗意地呈现出来,这是诗人信仰情感、神学知识、诗歌艺术,最完美的结合,是圣诞诗篇中的一个艺术高峰。

 

二、

德语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写下《祈祷书》、《杜依诺哀歌》及众多艺术造诣很高的短诗,他的作品深得中国读者的喜欢,他也是我心爱的一位诗人。可惜,在他作品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取材于圣经的宗教性诗歌,在中国出版的里尔克诗选中较少介绍,中文译本也多有偏误。

由美国“蔚蓝色出版社”出版的张海燕的中文译着《漫游者的超越》填补了这项空白。其中收集翻译的六首诗篇,《向马利亚和预告》、《马利亚探望伊利莎白》、《马利亚的赞美》、《约瑟的疑虑》、《耶稣的降生》、《向牧羊人报喜》,正好形成了从天使探访马利亚,告知她将受圣灵感孕;到天使向牧羊人报救主降生马槽的佳音,这样一组组诗。

里尔克的圣诞诗,思想和叙述视角都很独特、细微。在《耶稣的降生》中他写道(选用张海燕译文):“也许你在想,他应该更大一些?/什幺才算大?他以十字涂抹了一切的尺度,/并且横越而过,笔直地走向他的结局。连星星都没有这样直的路!”何等奇妙的构思啊,真是令人叹绝。

“尺度”将马槽中的小小婴儿,与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联在一起。天地间一切的尊卑高下、一切高墙与樊篱、一切时空和人心中的距离,都在这一刻,被圣婴耶稣抹去,这就是为何人们纪念圣诞的原因。

里尔克的诗中洋溢着音乐和雕塑的美。他在《耶稣的降生》中描述了马利亚注视着怀中的圣子耶稣,“你惊讶于这些礼物——:/但看一眼你怀中的襁褓,他远超过一切的珍奇。”这诗句形成一座发光的雕塑,在这临到世上的光——圣婴耶稣面前,一切人间的珍宝都黯然了。“每一件金饰,还有乳香,/散列在地上,也散播着默想:/这些东西不过是转瞬即逝,/到头来谁不为之悔恨?/但(你会发现):惟有他使人欢欣。”

 

三、

英国十七世纪早期的玄学派创始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的圣诞诗篇《诞辰 Nativity》是非常值得学习并欣赏的。玄学派诗歌的突出特征在于奇异、新颖的意象让人印象深刻,并且诗歌语言口语化,节奏和韵律有很大的灵活性,主题复杂,充满了智能创造。

作为玄学派大师的多恩,在这首《诞辰》中同样把对“奇思妙喻”的运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使得这首圣诞诗有着独特的魅力。

诗歌一开始就用了这样的两句:“无限住在你可爱的胎宫中,/此刻,又要离开他欢喜的囚室,”以“囚室”比喻“胎宫”,这一奇异的比喻最为恰当地呈现了:无限的神成为有限的人,永恒之灵进入人肉身的局限,这样一个“道成肉身”的救赎奥秘。

而“欢喜”一词的运用,即表现了胎儿与母亲的甜蜜,又反衬并铺展了接下来的两句:“在那里,他曾甘愿虚己降卑/成为软弱,来到世上。”

多恩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四岁丧父,早期曾有过放荡的生活。他涉猎广泛,后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并持续进行宗教诗歌的写作,直至生命的终结。大多数伊丽莎白时期的诗歌文辞华丽、韵律优美、意象谐调,而多恩的诗歌在语言上经常采用口头谈话方式,以朴素的语言传达着奇妙的意境和思想。

 

四、

喜欢诗歌的人几乎很少不知道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诗人”中一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诗风清新典雅,他有四点重要的诗论:

一、诗人应该从最接近大自然的淳朴民众中寻找题材;二、诗人应该用活在人们口头上的朴素语言来写作;三、诗人在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境时,加以想象,使它产生不同寻常的效果;四、诗人应善于从寻常的素材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人生哲理,展示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

他的《吟游诗人Instrels》描述了当时欧洲乡间圣诞前夜,吟游诗人们在村庄里弹唱圣诞曲子,并祝福百姓人家的温馨一幕。这首诗充分表现出华兹华斯的诗论。

第一段中的四句话:“那一刻,繁叶环绕的月桂树,/被高高的月亮侵袭,/反射出丰富、闪耀的光华,/这光华覆盖了它本身的绿色。”华兹华斯以高超的诗艺让平常的夜晚乡景镀染上一层奇妙、圣洁的,平安夜的宁静。

接着,他以不会被凝冻的音符、乐手有力的弹拨,来表达人生命中盼望与喜乐的坚韧;以乐队对家庭中每一位的问候和尊重,让我们看见纯朴的民风。特别是圣诞平安夜,人与人之间都渴望着彼此和睦、彼此祝福、平息怨仇,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仿佛听见了天使报的佳音。

 

另外,我在此特别推介的圣诞诗歌,还有勃朗宁夫人的《圣洁之夜 The Holy Night》;郎费罗·享利·沃兹沃思的二首诗《圣诞铃声 Christmas Bells》、《三个国王 The Three Kings》;和切斯特顿的《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 Poem》。因篇幅所限,可惜不能在此一一赏析了。

穆尔(Clement Clarke Moore)的《圣诞前夜Twas 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和其它有些诗,虽然也是现在美国家庭在圣诞前夜爱读的诗,内容以圣诞老人、烟囱、雪橇等为主,表现了快乐的民俗,却与平安夜的圣洁与爱、平等与盼望渐渐远了。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