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唤醒忽略灵修传统的你,他简写了十几本经典

2015-10-05 14:49 浏览量: 2088 作者: 橡树文字编辑者 来源: 橡树文字工作室
摘要:橡树最近推出了侯士庭的《师徒之道》,而他的《转化生命的友谊》也已找到了公司出版。前不久报佳音网站的思飞姊妹,围绕侯士庭和他的灵修神学思想,与游冠辉长老做了一系列的录音访谈节目。今天,我们特别发出第二期访谈的文字整理,其中,冠辉长老引用巴刻,谈到侯士庭是福音派里最具有普世情怀的基督徒,而且侯士庭也在新教的基督教传统里开启了灵修神学。

思飞:冠辉弟兄你好

冠辉:思飞你好

 思飞:我们在上一期节目中说过,侯士庭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神学家,但是大陆很多弟兄姐妹对他却是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与他本人的特点有关系,那具体是什么特点呢?欢迎听众朋友们去听我们上期的节目。在这期的节目中,我们要谈谈侯士庭具体的神学观点,我们要看看这些观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不过,当我们预备这期节目,整理侯士庭观点的时候,却发现整理他的观点是挺不容易的。

 冠辉:确实是这样,因为侯士庭不是一个系统神学家,他对系统的神学思维其实也保持了一份警惕。他不喜欢太系统化,因为系统化会带来一些本真的东西的损失。所以我们要想系统地阐述他的思想,既不容易也不是了解他的最合宜方式。

福音派里最具有普世情怀的基督徒

思飞:我们节目里面不适合很系统地介绍侯士庭,只是谈几点。很多知名的神学家,我们都知道他是从属于某个神学派别的。比如说,提起傅士德,我们会知道他属于贵格会。提起巴刻,大多数人会知道他是改革宗的背景。那侯士庭属于哪个宗派呢?

冠辉:侯士庭的父母是宣教士,他父母的神学背景是封闭式的弟兄会。什么叫封闭的弟兄会呢,就是特别严格的弟兄会,他们只跟同类的基督徒在一起聚会掰饼。侯士庭深受家庭敬虔传统的影响,他特别关注内在的生命,上帝的话语和祷告,也强调信徒皆祭司这个宗教改革的传统。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又对狭隘的宗派主义,尤其是封闭式弟兄会的这种封闭性具有很强的反叛性。

思飞:也就是说他是受弟兄会敬虔传统的影响,但是他自己又是有意地对信仰当中比较狭隘的部分进行反叛。

冠辉:对,侯士庭早年在牛津的时候,他曾骑摩托去几里外的封闭式的弟兄会那边去参加敬拜。有一次摩托半路坏掉了,他就无法去聚会了。这次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其实他附近还有很多其他的信徒但不是弟兄会的,是其他宗派的。但他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敬拜。所以这一点对他影响其实是挺大的,但后来他随着对基督教的传统有更多的了解。就越来越认同清教徒巴克斯特和C.S.路易斯(也是他的朋友)他们的观点——崇尚纯粹的基督教,希望超越这个宗派之争。巴刻说他是福音派里边最具有普世情怀的基督徒。侯士庭自己在《喜乐的流放者》一书里面也谈到,他说,“我仍然满足做一个纯粹的基督徒”。他所创办的维真神学院(Regent College)也是一个跨宗派的神学院,这个特点使侯士庭可以从各种不同的传统当中博采众长。他在牛津的时候跟C.S.路易斯,还有一个东正教的神学家哲诺夫住在一个公寓。所以对东正教的传统有相当多的接触,但他后来也读过希腊正教神学家齐齐乌拉斯的著作。这些东正教的神学家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侯士庭对三位一体神学的理解,还有对灵修导师的看重,都受到了东正教的影响。当然还有很多天主教的灵修大师和神学家,他都相当的了解,而且也受到了影响,比如说中世纪的伯尔纳对他影响也很大。当代里面也有,比如说巴尔塔萨对祷告和敬拜的理解,对他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可以从《师徒之道》里面看到,他对巴尔塔萨的这种认可和认同。我觉得很有意思,有一次他和我说他宁愿和本笃十六世教宗交通,也不愿意和现在许多的福音派领袖来往。所以这里面让我们看到他的这种普世性,巴刻说他是具有情怀的福音派。但是我自己也有一些困惑,比如说那么不同甚至有许多方面是相互冲突的传统,在他的这种神学和生命当中如何能够共容,他是怎么消化和处理各派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的。

思飞:对,所以您还没有机会问他对不对?

冠辉:对,但是我确实想要问他这个问题。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当面跟他更深入地交流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这一次我们托付了一位姊妹去采访他,希望能采访成,其中就会涉及到这个问题。

他在新教中开启了灵修神学

思飞:是,其实刚才您这样介绍,我们会发现侯士庭真是一位博采众长的神学家。从这样一位很丰富的神学家身上,如果第一点,我们要谈一点的话,我们最想学到什么呢?

冠辉:仅用一点可能很难概括,但是侯士庭整个最大的贡献是在灵修神学方面,所以我们首先要来关注他的灵修神学。用巴刻的话说,侯士庭在新教(或叫更正教)就是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传统中,开启了灵修神学。侯士庭发现基督徒对传统,尤其是新教的基督徒对传统了解的非常少。我们一谈起传统就会马上从第一、第二世纪跳到了宗教改革,好像中间就没发生过什么,好像上帝在这十几个世纪当中都睡着了。但侯士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过去对传统的忽略,而新教尤其对灵修传统忽略得很厉害。所以,为了唤醒人们对基督教灵修传统的重视,他自己编辑了一套书,叫做“信仰与灵修经典”。这套书里面包括了大德兰的《祷告的生活》、伯尔纳的《论上帝与属灵友谊》、爱德华兹的《宗教情感》和欧文的《罪与试探》等一共十几本的灵修经典。其实这套书也不能含盖所有的,但是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让当时的读者发现,在教会历史上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属灵宝藏没有被挖掘出来,原来他们都没接触到。

思飞:就是说侯士庭在做这样的努力。

冠辉:对,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一个这样的传统。他花了很多的功夫。他不是将原版直接出版,而是自己简写翻译,他把那些著作简写成大部分人能读懂的样子。

思飞:那这是一份很大的功夫。

冠辉:对,本来你直接拿来把它出版就可以了,但可能很多人会读不懂,所以他就做了这个改写的工作。他甚至省略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一些论述,他甚至拿掉了一些东西。

思飞:是,做普及化的工作。

 冠辉:对,结果这套书被上帝大大的使用,福音派对灵修传统的兴趣由此被引发了。侯士庭在这套丛书的每一本里还附上了他所写的一篇很重要的文章。上一次我们提到《灵修阅读指南》,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侯士庭在介绍历代经典的时候,如数家珍。他所倡导的这个侧重默想和祷告的灵修阅读方式,影响了很多人的生命,我上次提到这也包括我自己。与此同时,侯士庭自己也在教导和写作,他在维真和其他一些高校或神学院有很多的灵修神学课程。他自己也写了如何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三部曲,就是《转化生命的友谊》、《幸福真谛》、《心灵渴望》。《幸福真谛》已经出版,《转化生命的友谊》我们马上可以见到(编者注:此书现已在大陆公开出版,在访谈时还未出版),《心灵渴望》我们还在编辑当中。他透过写作以及在不同的场合的分享中发表他的属灵洞见。巴刻说侯士庭的灵修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为了继承这个传统,维真董事会设立了侯士庭教席,这个教席叫做“侯士庭灵修神学教席”。侯士庭退休以后,由毕德生继承了这个教席;而当毕德生退休以后,由现在一个福音派的学者叫布鲁斯·汉德马斯来继承这个席位。

 

(文字整理:奕同)

 

延伸阅读

侯士庭著《幸福真谛》,上海三联书店,20147月,橡树策划出版

侯士庭著《师徒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158月,橡树策划出版

侯士庭著《转化生命的友谊》,上海三联书店,20158月,找到啦策划出版

 

 

 

 

 


相关新闻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