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篇学祷告

2024-06-23 15:43 浏览量: 518 作者: 尔悦 来源: 作者文集
摘要:潘霍华认为诗篇是被耶稣的祈祷完全吸收,故他尝试按主耶稣教导门徒祈祷的主祷文,勾勒出诗篇的十个主题:创造、律法、救恩历史、弥赛亚、教会、生命、苦难、过犯、仇敌和终末。

说到祷告,毕德生说:「诗篇是最好的祈祷工具,祈祷是让人之所以为人而存在的管道,使人『有所是』和『有所成』。」潘霍华说:「上帝藉着诗篇教导我们祈祷,祷告是寻求与上帝交谈,让上帝的丰富,而不是我们内心的贫乏,来决定我们的祷告。」毕德生的良言摘自其《诗篇心祷:用最真实的自己面对上帝—从诗篇学祷告的 12 堂课》,潘霍华的隽语撷自其《耶稣的祈祷书:潘霍华谈诗篇》。两本书皆分享以诗篇学祷告。

从祷告学习面对神

  毕德生向读者指出诗篇和祈祷的关系。诗篇以精炼的字句直指人的内心,它是肺腑之言,也是根本之言。在阅读诗篇时,不要期望从中寻找关于神的概念,反而要留心那些潜藏的、被忘记和被忽略的东西。那就是人要向诗篇敞开,从而明白受造为人的意义。祷告是人与神沟通的语言,是人响应神所说的话,也是人将心中所感、所想和所求的说出来。简言之,诗篇邀请我们坦诚面对自己的真实人性,祷告则邀请我们坦诚面对神,让祂更新我们的生命。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信仰挣扎,毕德生列举了 12 种:分心、畏缩、恐惧、仇恨、眼泪、疑难、祸患、创造、罪、拯救、死亡和赞美;12 种处境配合 12 首诗篇。他引领读者进入诗人的经历,继而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藉诗篇向内心诘问,也藉当中的钥节提醒读者察看神赐予的生命转折点,从中看见出路并交托给主。以诗篇五十一篇「将罪带进祷告」为例,毕德生藉诗篇提醒人需省察自己的罪和感受罪带来的后果,跟着以祈求清洁的心和正直的灵作转折,最后祷告祈求神的饶恕和恩惠。此书不单可用作个人灵修,也可作小组查经。书的前后有小组查经注意事项,让读者更易掌握。

耶稣以诗篇来祷告

  潘霍华的著作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其时纳粹冒起,贬抑旧约和迫害犹太人。潘霍华是认信教会(Confessing Church)的领军人,无惧压迫,更以基督为中心、以基督的角度诠释诗篇,突显「耶稣以诗篇作为自己的祈祷书」,宣告上帝没有放弃犹太人。此书在 1940 年出版,触怒了当权者,他随后被禁止出版任何书籍。

  潘霍华认为诗篇是被耶稣的祈祷完全吸收,故他尝试按主耶稣教导门徒祈祷的主祷文,勾勒出诗篇的十个主题:创造、律法、救恩历史、弥赛亚、教会、生命、苦难、过犯、仇敌和终末。

  毕德生的书有应用指引,读者可按部就班带着自己的经历进入诗篇,藉诗人的祈祷与神相遇,也叫自己敞开心怀让神进入。潘霍华则根据他在芬肯瓦(Finkenwalde)神学院的教学笔记作整理,所以缺乏实践指引,但他的亲身经历可以作见证。他说:「诗篇是上帝让我们能够用耶稣的话来祷告……凡是开始热切地、规律地用诗篇祷告的人,都会立即放弃自己那种简单的、微不足道的祷告,因为他们缺乏诗篇所拥有的力量、激情和活力。」他的最后遗言彷佛印证了他以诗篇来祈祷的哺育过程中所结的果子,他说:「这是结束,对我而言却是生命的开始。我相信在基督里,世界同属弟兄姊妹,没有国籍之分,而我也相信,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有属灵长者这样说:「学习祈祷最好的方法就是祈祷。」用在毕德生和潘霍华的分享上,我们也可以说:「用诗篇学习祈祷的最好方法是用诗篇祈祷,并且将诗篇看为主耶稣基督的祈祷。」


相关新闻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